建筑工程学院教师参加第十一届国际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赛事培训暨教师指导能力提升特训营
发布时间:2025-04-06 浏览次数:次 新闻作者:乔光华 摄影: 来自:
责任编辑:乔光华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为了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发展新兴技术,加快建筑行业数字化人才培养,将行业新技术、新需求与传统教学更好的融合,以赛事为载体,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提高全国高校大学生对数字建筑的认知,搭建相互交流、学习、展示的平台,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同时,为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在“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战略部署,举办“第十一届国际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为了能在大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提升BIM技术方面的指导能力,3月1日—3月2日,建筑工程学院教师乔光华参加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研究分会、国家数字建筑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第十一届国际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赛事培训暨教师指导能力提升特训营”线上培训。
3月1日,B模块:高级工程师及软件产品经理屈连松对比赛任务书进行解读,并对协同平台使用、土建建模基础、机电设计、管综调整进行讲解;D模块:田淑明教师对双碳背景与路径、建筑行业双碳路径、需求、业务以及模块背景意义、团队分工及建议、任务内容指导及评分说明、模块软件及配置要求、模块学习资源、数据分析、降碳措施等进行讲解,刘保宾教师对运行能耗计算要求、性能分析平台简介、负荷能耗模拟方法等进行讲解。
3月2日,B模块:对机电深化的背景和目的,机电深化的流程,机电深化多人协作方案,机电深化功能等进行介绍,协同平台综合讲解、机电各专业设计重点、机电深化方案思路、赛事准备、团队构建、作品评审要点解析等进行讲解;D模块:杨旭老师对广联达碳排放计量云平台产品概述、核心功能、建筑在建造与拆除阶段、建材生产与运输阶段、碳排放计算方法,运行阶段、计算结果与分析等进行讲解。

通过为期2天的培训,我掌握了如何利用BIM技术进行机电专业各BIM模型的建立,包括建筑模型、机电模型等。同时,我还学习了如何进行碰撞检查、孔洞预留、装配式机电优化、设置支吊架以及制作施工工艺动画等应用;掌握了利用BIM技术进行建筑碳排放计算的方法和技巧。这些技能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素养,也为我指导学生在大赛中完成相关任务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也了解了BIM技术的最新动态和应用前景,拓宽了自己的视野。今后,我将继续加强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